冬日的暖阳,宛如一束束希望之光,从重车调车机机房的玻璃窗透过,轻柔地洒落在山东聊城公司燃料机务班班长徐国的身上。“启动”,随着他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响起,按钮按下,刚改造完成的乙重车调车机牵引着满载燃煤的一节节车厢来到翻车机前,抱住、翻转,刹那间,乌黑的煤如黑色瀑布般倾泻而下,瞬间卸车完毕。牵拉之间,平稳有力,动作准确无误,宣告了一场攻坚战的胜利。
检修人员进行轨道切割更换
作为燃料卸煤的关键 “大力士”,聊城公司乙重车调车机在长期高负荷的劳作下“伤病缠身”,齿条磨损严重,导向轮也“步履蹒跚”,间隙增大,精度下降。为了不影响冬季供暖质量,燃料部果断决策:尽快择机改造。择机,就意味着要在不影响燃煤供应、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
机会在2025年元旦假期来临,聊城公司一期铁路铁轨施工更换,翻车机系统不进车作业,这是一个难得的“空窗期”,但仅有5天时间,与通常需要两周的工期相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燃料部机务班班长徐国迅速集结班组成员,制定作战计划,一场设备大修改造的战役就此打响。狭小的空间成了他们的“战场”,顽固的定位销和螺栓则是一个个需要耗时攻坚的“堡垒”。为了节省时间,技术骨干们凑在一起,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自主设计出了一套巧妙的拆卸工具,借助中空千斤顶,如同给这场战斗配上了一把 “攻坚利器”。
“这套工具由自制的加长螺杆和中空千斤顶底部固定装置组成,将加长螺杆头部焊接在齿条定位销上,中空千斤顶放置在固定装置上,利用螺母及垫片固定加长螺杆,最终使用液压手动泵将定位销顶出。”小将郑兴豪在事后的技术讲课中又详细讲解。以往,更换一块齿条像是一场“持久战”,要耗费一整天,如今,在新“武器”的助力下,一天时间就成功拆解了四块齿条,效率大幅提升,让这场改造之战初战告捷。
检修维护人员在紧张工作中
导向轮改造更是这场战役的关键“高地”。原有的导向轮在运行中稳定性差,长时间工作后偶尔会像个“醉汉”,间隙难以灵活调整,导致齿条和减速机齿轮磨损严重。机务班集思广益,经过多次的“头脑风暴”和反复试验,由老师傅王成岭牵头设计的一套全新的导向轮改造方案诞生了。在重调机本体南侧增加一套导向轮装置,利用油缸推杆来精准调整间隙。这一创新之举,让重调机仿佛被加上了“稳定器”,运行更加平稳,也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开辟了一条 “快捷通道”,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和停机时间。
图为检修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改造期间,创新的火花与班组成员同时间赛跑的脚步交相辉映。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尽量向前赶时间,给所有不确定预留充分的解决时间。加班饭冷了,加点热水对付一口,夜风刺骨,紧一紧棉衣继续工作。保工期,更要保质量,从齿条小心翼翼地拆卸、吊运,到新齿条的精准安装校准、牢固固定,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细节,确保工期短,质量高。
在连续4个昼夜艰苦鏖战后,乙重车调车机提前一天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改造后的设备运行稳定,齿间啮合精度大幅提升,翻车机的翻卸效率显著提高。